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思想和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滋养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传承延续,依然存在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识,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内在的活力。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点亮了中华及民族的文化复兴梦,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元年。如何提炼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进行富有创新性的时代转化,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助力解决当今中国现实问题,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也是时代和民族赋予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的使命。
第五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嘉宾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主持。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出席并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作为新型智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提炼与转化应用,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认知与跨文化传播方面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联盟的理事单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方面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成果,以创新开放姿态向世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主持论坛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
重磅发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报告以北上广深15周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选取了3024个有效样本,对传统文化认知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从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了当代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状况,发现当代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概念认知度一般,但内涵认同度非常高;当代中国人对传统行为方式的概念认知度一般,但内涵认同度较高,“家庭和睦”的概念认知度和内涵认同度均高,而人与自然的概念认知度在同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中相比是最低的,但是内涵认同度并不低。针对本次调研所得出的调查结果,报告从凝练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价值体系、重建当代家教家风、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内容、“时令节序与人生礼仪转化”四个方面给提出了策略与建议。
于丹教授发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
产学研权威专家建言献策
与会嘉宾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应用”发表主旨演讲。国学泰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畅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最简单的语言,揭示了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道理,人将这样的道理践行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一种创造创新。充分理解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应当保持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和人的主体性,不能沦为物的奴隶,成为科技的奴隶。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楼宇烈先生
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魏查理先生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外国人的认知”的精彩演讲。他讲述了自己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经历,以此分享了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理解。他认为,当今我们应当学习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缺点。
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教授魏查理
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海村惟一教授带来了“日本“致良知”的当代价值——以日本的“京瓷理念”为例”的主旨演讲。他以中江藤树在创立日本阳明心学的贡献和稻盛和夫创立的“京瓷理念”为例,展现了日本在“致良知”这一传统文化理念现代性转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教授海村惟一
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理解中国”来华访问学者、加拿大著名艺术家Randy Raine-Reusch 带来“中国纽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西方”的演讲。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例证众多西方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和理念不乏中国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强调中国文化对世界音乐的巨大作用,认为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就是音乐的未来。他在现场演奏的独弦古琴音乐,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理解中国”来华访问学者、加拿大著名艺术家
Randy Raine-Reusch
北京市社科院院长王学勤教授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主旨演讲。他认为,当今社会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我们的现实社会也遭遇到一些挑战,我们不应把传统文化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及时淘汰与时代不符的旧内容。他认为新时期的文化理论建设面临三个难点:人民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合力形成困难。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勤
下午的论坛注重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转化与应用,三个议题分别是传统文化成就生活之美、从传统文化助力城市建设、传统文化化育艺术创新。围绕“传统文化成就生活之美”议题,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先生就“继承、创新与发展—以故宫博物院文创为例”作了精彩演讲,北京歌华文化集团副总经理王昱东、汉仪字库首席运营官马忆原则从不同角度畅谈了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成就生活之美。
“传统文化成就生活之美”议题讨论嘉宾(左起为王昱东、王亚民、马忆原、于丹教授)
论坛邀请艺术领域大家,围绕“传统文化化育艺术创新”议题展开讨论。著名导演、自如文化王潮歌女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与于丹教授一起,就传统文化在艺术创新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传统文化化育艺术创新”议题讨论嘉宾(王潮歌、甄巍、于丹教授)
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互为表里:不同的民俗习惯、文化积淀,为城市勾勒出文化风貌与独特氛围;同时,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也能够焕发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和勃勃生机。对此,本届论坛围绕“传统文化助力城市建设”议题,力邀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权威人士,探讨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传承好、创新好中华传统文化。北京万科联席总经理张建新,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教授方晓风参与讨论。
“传统文化助力城市建设”议题讨论嘉宾(左起为张建新、傅林江、方晓风、于丹教授)
文化创新国际论坛简介
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创办于2013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曾围绕“文化‘走出去’: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凝聚与国际传播路径”“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与产业激活”“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区域辐射”等全球文化领域的焦点议题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简介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下文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6月,是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智库机构,由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担任院长。研究院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全面开展文化发展、创新、传播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致力于打造文化研究的高端平台,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服务。研究院以“返本开新”为基本价值追求,通过灵活机制广泛吸纳各方英才,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文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同时打破传统人才聘任方式,灵活引进高端人才。研究院积极拓展各领域专家,搭建开放平台,为智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研究院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智库”,2016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简称 CTTI)来源首批智库,2017年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上述信息由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发布
详细信息 欢迎垂询
李海峰
北京师范大学
电话:(8610)58802729
13691285841
电邮:lihaifeng816@126.com
宋燕飞
北京师范大学
电话:(8610)58802729
15120096289
电邮:songyanfei@mail.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