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第六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开幕。
本届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
本届论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跨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实现路径”为主题,邀请海内外著名文化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化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的思维和策略”、“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与经验”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与相通提供脑力激荡。
论坛第二部分以“新时代·新北京·新发展”为主题,探讨新时代北京在优秀文化传承、转化、发展中的现状以及突破,并从更为立体的角度深挖文化激活的更多可能性。
本届论坛得到“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首都高端智库理事会的全程支持。
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开辟文明理解和交流的新视角
目前,研究院已经完成案例库一期建设,已有的案例库共分为思想领域、艺术领域、生活领域等三个领域,本次论坛在这三个领域中选取部分案例进行成果发布,它们分别是:孔子与苏格拉底、故宫与卢浮宫、春节与圣诞节、茶与咖啡、太极与瑜伽、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与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这些案例涵盖了从古到今两千多年不同文明点的差异和比较,凸显了文明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规律,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有效策略。
聚焦跨文化传播 共同探讨跨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实现路径
赵白鸽:中国文化创新必须将新型全球化和科技发展作为战略思考的起点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生活和活动产品,文化的概念更加抽象和广泛。民心相通如果解决了文化的问题,我们就解决了“一带一路”的问题,解决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问题。文化创新必须从两个战略层面进行思考。第一是新型全球化问题,中国将和全球一起共同创造新型全球化,这个新型全球化必须以文化为主导。这种文化不是以侵略和掠夺为目的,不是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作为目的,而是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第二是科技革命,创新在总体方向上应该把握住全球化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的创新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做了很多对外文化传播的工作,世界性语言的欠缺是一大遗憾,这种语言是用心沟通所能接受的语言,同时,也要用这种世界性语言来促进全球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女士
罗多弼(Torbjörn Lodén):跨文化交流是世界主义的核心命题
罗多弼先生认为,我们处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因此应该坚持世界主义一些基本理想,视全人类为一个整体,追求包容与合作,一定要尽量避免排外与冲突。跨文化交流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升了文化的品质。
他指出,全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正因如此,全人类的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差异性也代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文化差异的更深层面有着共同的要素。特别是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我们需要更为重视全世界文化的共通之处,不要忘记人们“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当年的说法到今天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此外,罗多弼先生还指出,今天人类面临的一个很重要任务,那就是建设一套基于人类各种文化的全球伦理。全球伦理可以借鉴中国文化传统、印度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传统等,中国文化在当代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院士罗多弼教授
海村惟一:汉字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文明基础
海村教授就跨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实现路径探讨了个人的学术体悟和实践体会,他用详实的历史文献说明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是日本文明的催化剂。他认为,由894个“汉字”写成的《宪法十七条》体现了圣德太子借鉴《论语》有其明显的自主性,《宪法十七条》不仅借鉴、吸取和消化了适合当时日本所需的精华,而且这部分精华还为未来日本的走向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第一条的“以和为贵”和第九条的“信是义本”。日本通过“汉字”借鉴、吸取和消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为日本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文明基础。
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海村惟一
何明星:打造中国文化在亚洲周边传播的新格局
何明星以越南地区为例,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在东南亚地区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总结分享。他认为“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学在越南地区取得传播热潮的深层原因,而历史传统、文化形态、宗教思想是文化传播过程中进行有效解码的三大因素。针对“如何做好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及亚洲周边地区的传播”这一问题,何明星教授提出三个解决之道。第一,对外文化传播机构要主动认清中华文化在亚洲周边国家的特殊优势,这是祖先留给今人的宝贵历史遗产,要发挥这种特殊优势,建立以我为主的传播新格局;第二,抓住新时代的契机,借助东盟和“东盟+”的政治、经济框架加大推进中国文化机构在亚洲周边国家的本土化步伐;第三,充分借助和培育华侨的力量,特别是培育新华侨,将其纳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格局中,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在亚洲传播的纽带。
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何明星教授
赵雷:跨文化传播的不均衡现象是阻塞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最大问题
赵雷先生以实际调研所得的数据作为切入点,回顾了过去两年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现存的诸多问题。在他看来,虽然近两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已达成传播机构覆盖面广、传播形式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依然有限,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均衡现象。
他指出,这种不均衡现象首先体现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的供需不均衡,其次体现为海外传播的主题和海外民众关注主题的不均衡。结合具体实例,赵雷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权衡“内容培育”与“粉丝培育”以及“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之间的关系。
最后,赵雷先生结合故宫文创产品的成功实践总结到,在当代的文化传播实践中,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零点有数数据科技集团国际关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雷先生
“新时代·新北京·新发展” 全方位解读北京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对话环节,于丹教授召集政产学研届嘉宾,分组就“新时代·新北京·新发展”议题,从文化传承、文化转化、文化激活和文化发展四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主题对话交流。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普、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参与了“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传承”议题讨论。
赵普认为,目前中国的手工艺行业发展堪忧。有86%的传统手工业者生活在农村,他们收入非常低,并且至少有超过半数的人找不到传承人。只要有一个手艺门类的传承人去世,这一类手艺就等于在世界上消失了。总得来说,传承上后继乏人,商业模式不健全,文化传承缺乏完整的发展空间。
梅松认为,政府已经看到手工艺人和匠人对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年也有各类政策不断出现。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荟萃了至少明清两朝一流的工匠和一流的工艺,传承悠久的各类大师很多都生活在这里。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不仅仅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责任,更应该对手工艺的弘扬发展,肩负着责任。这是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对于历史的一种担当。
“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传承”议题讨论嘉宾(左起为于丹、赵普、 梅松)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和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参与了“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转化”的议题讨论。王亚民以《清明上河图》的创意开发为例,分享了故宫博物院如何利用文化体验和智能科技合璧的文化经典,赋予文物以新的时代内涵,让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他认为,故宫文创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课题是如何让这件艺术作品由静变动,由艺术家少数人欣赏变成一般老百姓也能喜欢的作品。对此,含有强烈的科技感和沉浸式体验感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
马文将故宫文化的创意转化提升到北京文化层面,对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并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转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针对这种转化,他从五个方面对北京市所做的努力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即转化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转化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源头活水、转化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转化为实现中外文化碰撞交流的亮丽名片、转化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转化”议题讨论嘉宾(左起为于丹、王亚民、马文)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产业处处长王清、中国青旅实业集团执行总裁张鹏飞参与了“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激活”议题讨论。张鹏飞以《文旅主体时代》为主题,重点讨论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
王清充分肯定了文旅融合的发展前景,并从自己的职业经历出发指出了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几个问题。他指出,文旅融合的良性发展首先要提倡差异化创新,其次要注重提升文化内涵。针对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王清进一步指出,政策的指导、技术的引领、以及资金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政府保障,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激活”议题讨论嘉宾(左起为于丹、张鹏飞、王清)
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刘和平、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参与了“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发展”议题讨论。刘和平先生针对“文化”和“新时代”两个关键词进行了分享。第一是文化问题。何谓文化,文化就是一种生活形态,也就是人的一个活法,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形态,祖祖辈辈的活法,同时文化还是具体时代的产物,它体现着时代的需求,这是文化的规律。第二是新时代的问题。新时代就是继承与创新。他引用康定斯基的话指出:一方面,任何时代,任何文艺作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与此同时也是我们情感的联系。另一方面,作为自己时代的孩子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它能否成为未来时代的母亲。
吕思清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发展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学音乐最终是为了让孩子们发现美,让人发现美。从音乐中感受真诚和美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东西,技术是帮助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他认为音乐家是心灵的工程师,肩负着着修复人、修复人心的任务,好的音乐家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一种抚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新时代北京优秀文化发展”议题讨论嘉宾(左起为于丹、刘和平、吕思清)
吕思清携古琴演奏 论坛精彩收尾
论坛即将结束之时,于丹教授为在场观众争取到现场听吕思清演奏的机会,论坛现场顿时成为“国家大剧院”。吕思清用距今三百多年、由意大利大师制作的古琴为大家演奏了三支曲目,获得了在场听众的连连喝彩。最终,年度论坛在《梁祝》唯美而悠扬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吕思清携三百年古琴深情演奏
文化创新国际论坛简介
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创办于2013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曾围绕“文化‘走出去’: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凝聚与国际传播路径”、“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与产业激活”、“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区域辐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文化领域的焦点议题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交流,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第六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立足中外跨文化交流视域,寻求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路径,为不同文明间共同意义空间的搭建提供思路,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提供机会,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