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论坛
品牌活动»网络伦理论坛
于丹:构建和谐家庭伦理的五大路径
发布时间:2018-05-03
浏览量:

 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载体,中国人一直秉持着“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一个人安身处事的各种观念都是从家开始的。从家庭做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家庭伦理价值迷失的现实社会动因:

·家庭结构:从“大家族”到“小家庭”

·家庭重心:从“以老为尊”到“以小为重”

·社会分工:从“男外女内”到“男女平等”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家庭结构出现的最大变化是从传统的大家族为主变成了以小家庭为主,这是家庭伦理价值迷失的现实背景。在这样的家庭结构现状下,家庭的重心开始转移,从以往的“以老为尊”转变成了“以小为重”,孩子成为核心家庭的重中之重。就社会分工而言,家庭内部也从以往的“男外女内”转变为“男女平等”。

 

 这种转变源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都市环境下,儿童学业压力很大,家庭不得不全力面对;其次,中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的国策,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自然而然成为家庭的中心。第三,很多小家庭选择隔代抚养,“隔辈亲”把祖辈的过度关爱投向了孙辈,孩子受到了无以复加的宠爱。

 

 在今天讨论家庭伦理关系,会发现影响家庭伦理的不和谐音符有很多,其中问题最集中、最有普遍性的主要有三种现象:寒门出富儿与“巨婴啃老”现象、父亲在教育中的失责失位与“困境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现象。

 

 影响家庭伦理关系的不和谐音符:

·“寒门出富儿”与“巨婴”啃老现象

·父亲失责与困境儿童现象

·“空巢老人”现象

 

 首先是寒门养富儿和“巨婴啃老”现象。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好逸恶劳、虚荣攀比。《23岁小伙饿死在家!寒门养出个败家子,富二代们却在努力奋斗》,这样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类似这样的典型事件不时成为网络热点。

 

 我们也看到过一些从贫苦地区考上大学的孩子,上了大学后穿名牌、炫富,把家长逼到走投无路。我们还看到《46岁的儿子对60多岁的父亲大打出手》这样的新闻,儿子一直没有娶媳妇,他认为父母就应该养他,家里条件不好没有把他养好,所以他就殴打老人,甚至起诉老人……这些让人胆寒的例子并不是个案。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缺失的不仅是金钱和物质,还有信仰和教养。

 

 这些现象被社会学家总结为“巨婴啃老”的现象,已成年的“巨婴”在物质条件上过度依赖父母,这种自私、贪婪的“啃老”行为降低了父母晚年的幸福感。心智的不成熟造成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亲子关系。很明显,这不仅是经济原因所致,而是由人格不独立造成的。如果我们不能从内心唤醒一个人在人格上的独立,这一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在历史上,两度成为一品钦差大臣的林则徐有一句话流传到今天:“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我的子孙如果能像我一样的话,那么留钱干什么,多给他钱只会损害他的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人愚钝钱还多只能惹出祸端。林则徐的话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第二,家庭教育中父亲失责与困境儿童现象。过去,父亲作为一家之主,是一家的顶梁柱,但如今的父亲正在变成家里最难见到的人。他们因种种原因无法承担起建设和谐家庭的责任,与“慈爱”“宽容”“有担当”的形象有较大反差。很多家庭的父亲只是在外面挣钱,以至于很多人认为,父亲只要能够寄回钱来就可以了,把养育、陪伴视作母亲的事情,甚至是保姆的事情。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儿童因父母无暇或无力照顾而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这些孩子因长期缺乏父母之爱,性格和心理受到负面影响。很多儿童的问题不是源自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绝望。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的贫困才是真正的界定困境儿童的标准。

 

 第三,“空巢老人”现象的普遍出现。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很多年轻人不能在老人身边照顾起居饮食,所以老人只能独自生活。2017年网上一个老妈妈的伤心话流传得很广: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很多时候,孩子只是电话簿里的一个电话号码。

 

 我们无法再回到传统社会的大家族生活,无法让所有的孩子一直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社会。减少空巢老人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在构建和谐家庭伦理上,下面的相关路径值得尝试。

 

 第一,强化家庭成员的责任意识。从汉字本身来看,父亲的“父”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父,执仗者。”古人出行,包括欧洲贵族出行,前面皇家仪仗队举的最高仪轨,就是“父”字的来由。父亲是一个家庭最高的规矩,“执仗者”就是权杖,就是底限,就是规矩。

 

 “母”字是什么?母亲就是能够终身滋养陪伴孩子成长的人。中国传统家庭责任观念中认为“长兄为父”,“兄”字的结构下边为“儿”,上边为“口”。长兄是唯一在祭天、祭祖时有资格开口说话的人。可以开口祭拜天地,与祖宗交流的人就是“兄”。“男”是“田”里出“力”气的,“妇”(婦)是在家里抱笤帚的。

 

 汉字体现了家庭角色分工,从中国汉字的密码里可以找回中国人对家庭角色的部分观念。现代社会在男女平等的背景下已经没有“主内主外”一说了。太多的解构导致曾经的家庭角色意识变得模糊不清。缺失了规矩,人的行为便容易失范。

 

 第二,通过良好的家规固化价值观。家庭是人生的基石,过去的中国人,小时候要读《弟子规》。这本曾经的童蒙教材会教给孩子“出必告,反必面”,出门必须告诉大人一声,回家必须跟大人打个照面。“居有常,业无变”,起居有常,儿童应该读书学习,本业永远是重心。“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揭门帘子不能出声,追跑打闹要转大弯,不要贴着桌子跑,免得碰到桌子角上。现在一些家庭只要有了宝宝,所有的桌子、椅子都包上海绵,这样固然能保护孩子,但这只是成年人做出的许多退让之一,家长并没有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缺少处理家庭关系的稳定价值观念,这是问题之源。

 

 第三,针对失范行为开展心理校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分享与分担的环境,易产生“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他们长大后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角色承担上易出现问题,有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心理问题所致。针对心理偏差,适当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校正失范行为。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注意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但却忽略了心理素质上的问题。现如今,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大多已经为人父母,独生子女为人父母易产生不稳定的婚姻,他们的下一代也会成为新一轮的受害者。针对潜在的心理偏差,需要适时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校正失范行为。

 

 第四,重视岁时节序对亲情的粘合作用。岁时节序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时间观念,敬天法祖的节事仪式体现了人伦秩序。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天天回家跟父母团聚,但岁时节序的时间节点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回家的理由和依据。以七大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坐标,在复归传统岁时节序中可以唤醒伦理价值情感,增强对伦理价值的认同,增进家庭和谐。

 

 第五,借助社会力量加强伦理生态建设。伦理价值是中国人的集体信仰,是替代西方意义上神或上帝位置的独特存在。现在的孩子往往是“两点一线”,出了学校回家,离开家就去学校,来往的路上有家长接送,社区教育的中间环节没有存在的空间,限制了孩子的视野。

 

 有一些做法是可以进行尝试的:

·针对青少年,发挥社会、社区的力量校正偏差行为,建设有利于家庭和谐的伦理生态;

·针对困境儿童,借助政府、学校力量营造更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

·针对空巢老人,发挥社区、政府、社会机构的力量,合力营造出健康的伦理生态,这是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保证。

 

 对于家庭伦理建设的问题,我们都满怀期待希望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这注定不是轻松的话题,但我们要有直面问题的真诚和勇气。当我们共同关注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问题解决的起点上。

 

 我们的报告可能无法提供最终的结论,而只是对社会意识的唤醒。我们期待有识之士共同关注,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现状一定会有所改观,美好生活将会实实在在来到我们身边。

Copyright © 2017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